情绪低落、焦虑、抑郁
这可怎么办呢?
近年来,抑郁症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,
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。
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。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、兴趣丧失、快感缺乏为核心症状群的常见精神障碍。
随着众多学科的快速发展,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,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与肠道菌群的平衡密切相关。这一发现打破了我们对情绪问题的传统认知,还为情绪问题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。
肠道菌群的影响
肠道菌群,作为人体内最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之一,参与人体的消化过程,还与免疫调节、代谢调节及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。
肠道菌群通过产生神经递质、调节免疫系统等途径,与大脑进行信息互通,形成了一个被称为“肠-脑-轴”的双向通信系统。
“肠-脑-轴”这一系统通过神经、免疫和内分泌途径在大脑和肠道之间传递信息,从而影响情绪、记忆和注意力等认知能力。
肠道菌群影响情绪
肠道菌群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影响焦虑情绪。
1.炎症反应
肠道菌群的生态失调导致循环中的脂多糖和炎性细胞因子增加,从而激活海马体中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-3炎症小体,导致神经炎症和抑郁样行为。
2.HPA轴
HPA 轴是肠-脑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,情绪和生理应激会增加全身促炎细胞因子水平,刺激肠道炎症和神经变性,从而产生焦虑情绪。
3.迷走神经
迷走神经与胃肠道相互交流,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,进而激活大脑神经元。肠道菌群可以激活迷走神经发挥调控焦虑情绪的作用。
4.肠道菌群代谢物
短链脂肪酸,能通过与结肠细胞上受体相互作用,影响外周神经通讯并作用于中枢从而影响情绪。
保护肠道菌群
①保持饮食均衡
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,多吃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,同时,减少高脂肪、高糖和超加工食品的摄入,以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。
②心理干预
采取认知行为疗法、冥想等心理干预措施,以缓解情绪压力和改善肠道健康。这些措施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,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。
③规律作息
肠道菌群在与人体的长期磨合中,也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物钟和食谱。起居不规律,假期熬夜通宵;饮食饥一顿饱一顿,长期下来,肠道菌群势必失调,引发多种疾病。
④切勿滥用抗生素
长期服用、滥用抗生素,特别是广谱抗生素,会将共生菌和致病菌同时杀掉,对肠道菌群造成严重影响,破坏肠道菌群平衡。因此,必须遵照医嘱,按量使用。
⑤适量运动
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肠胃道的蠕动,帮助排便顺畅,并降低大肠直肠癌的发生率。同时,运动还能释放压力,缓解情绪问题。
咨询请联系天闳健康 thjk_02
就到这啦!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健康资讯。
联系人:陈先生
手机:18900311532
电话:0592-5320995
邮箱:xm5320995@163.com
地址: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355号101之二